ad
当前位置: 中国金投网 > > 热点

多方共解亚洲绿色金融市场建设难题建言引导各类资金向“绿”

文章来源:中国网   阅读量:7418   发布时间:2024-03-31 07:46   阅读量:7852   

在当前全球共同面临气候危机等各类环境挑战的背景下,加强亚洲内部“绿色金融”合作,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亚洲“绿色金融”力量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亚洲在绿色投融资方面主要面临哪些困难和挑战?如何完善共建各类亚洲绿色金融市场,引导资金向绿色低碳领域流动?银行等各类金融机构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向绿色技术和产业投放耐心资本?在3月29日举行的博鳌亚洲论坛2024年年会“亚洲金融市场发展与金融全球化”金融圆桌论坛上,与会嘉宾就此展开讨论。

“亚洲发达经济体应当积极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推动可持续发展融资,支持欠发达国家进行绿色融资。这是亚洲金融市场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中央银行行长本勒·信赛沃拉翁表示。

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余伟文表示,目前亚洲的绿色投融资的资金缺口仅靠公共资金和多边银行资金是难以填补的。因此,现存挑战之一是如何推进私营部门的投资。除此之外,绿色投融资市场的分类在实际操作过程中面临较大困难;有待建设更多创新型绿色融资渠道;资金难以触达不太发达的新兴市场等,均是亚洲绿色金融市场面临的困难。

博鳌亚洲论坛咨委、联合国前副秘书长兼亚太经社会执行秘书沙姆沙德·阿赫塔尔同样认为,目前诸多发展中国家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调动多元资金渠道来推动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比较薄弱。这些国家的绿色投融资需求往往需要通过“一带一路”倡议等特别的机制安排来实现,而通过普遍的市场化机制来获得绿色资金支持是不充分的。

沙姆沙德·阿赫塔尔还提到,吸引私人资金投入绿色项目的过程中,如何保证“硬件”和“软件”基础设施的建立和完善也十分重要。如外汇框架、政策环境、监管环境以及法律环境的支撑,以及相关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银行业是绿色金融市场的重要参与主体。谈及银行机构发展绿色金融面临的困难,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表示,绿色金融范畴内,目前国内绿色信贷发展得较为成熟,其中以国有大行为代表的银行机构是重要的参与主体。与此同时,银行机构对绿色项目识别困难、识别效率较低的问题普遍存在。

“目前诸多银行对绿色项目的识别以人工为主,识别机制较为粗糙。搭建评估模型,引入AI技术,对相关企业或项目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估,进而影响贷款定价等,或将成为未来绿色信贷的发展方向。”马骏说。

建立健全各类金融市场,引导资金向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领域流动,成为推动亚洲绿色金融市场发展的关键。

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科特·莫里斯认为,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的资本市场欠发达,这将削弱其应对能源转型和气候变化的弹性和韧性,因此要进一步发展资本市场,吸引国际国内投资者。“发展碳市场也非常关键,这能够帮助我们为应对气候变化获得更多融资。另外,各国探索跨境分配碳信用也是一个可能的选择。”

“绿色融资领域亟须耐心资本的支持。”丝路基金董事长朱隽表示,撬动更多私人资本加入可持续投资领域方面,公共部门和开发机构可以发挥更积极的作用。比如,可以采取混合融资方式,发挥杠杆效应。“目前国际上实行的方式是公共部门和多边基金第一个进入领域,先行承担风险,达到收益上限以后退出,将更多收益留给私营部门,这样就可以提高项目对私营资本财务吸引力,同时弥补绿色可持续投资的资金缺口。”朱隽如此解释。

国际资本市场协会首席执行官布莱恩·佩斯科认为,应当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对绿色金融发展的作用。包括继续加大可持续债券的发行规模;继续推行实施国际可持续发展准则理事会标准;开放新的资本流动走廊,支持资本流动的全球化,通过发展债券市场和回购市场带来更多的资金支持应对气候变化。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46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