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当前位置: 中国金投网 > > 热点

桔多多消保课堂:警惕“职业背债”黑产的坑人套路

文章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25-11-06 18:15   阅读量:6102   会员投稿

“签字即可获取高额佣金?征信良好可直接变现?” 近期多地侦破的涉 “职业背债” 案件显示,此类表述本质是非法团伙设计的信用诈骗陷阱,其运作模式已形成标准化黑产流程,需重点警惕。

1.jpg

从披露的案例来看,骗子每一步操作均瞄准个人信用管理薄弱点,具体流程如下:

Part.01

定向筛选 “信用待宰群体”

非法团伙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先筛选三类信用风险意识薄弱、存在资金需求缺口的群体:

? 征信白户(如应届毕业生,无信贷记录,风险认知不足);

? 流动性困难群体(如失业人员、小微企业主,急需资金周转易被诱惑);

? 金融知识匮乏者(对贷款合同条款、征信影响缺乏认知)。

案例:以某团伙为例,其曾通过线下中介、社交平台定向招揽数百人,部分通过 “熟人推荐” 降低警惕,利用信任关系掩盖诈骗本质,符合黑产 “低信任成本获客” 特征。

关键提醒:信用管理意识薄弱、资金需求迫切的群体,是非法团伙的主要目标。

Part.02

构建 “虚假授信资质” 骗贷

非法团伙搭建 “造假 - 包装 - 培训” 一体化体系,伪造符合银行授信标准的虚假材料:

? 身份包装:为无业者注册空壳企业,伪造 “企业高管”“技术骨干” 等职业身份;

? 资质造假:虚构银行流水(模拟稳定收入)、收入证明(加盖伪造企业公章)、社保缴纳记录;

? 话术培训:针对银行贷前问询设计标准化应答方案,涵盖贷款用途(如 “家庭自用购车”)、还款来源(如 “固定薪资 + 副业收入”)等核心问题,确保通过审核。

案例:某团伙曾将多名无资质人员包装为 “医药销售代表”“建筑项目经理”,通过伪造行业资质骗贷上千万元;还有团伙更通过虚高二手车交易价格(将低价值车辆伪造成高价值交易标的),套取超额银行贷款,符合 “高评高贷” 骗贷模式。

关键提醒:所谓 “资质包装”,本质是将个人信用转化为非法套取银行资金的工具,涉嫌违反法律关于贷款审核的相关规定。

Part.03

分赃后转移风险,留 “背债人” 偿债

银行贷款发放后,非法团伙按 “层级分赃” 模式截留资金:

? 核心团伙(组织者)截留大部分资金;

? 中介渠道抽取相当比例资金;

? “背债人” 实际仅获得少量收益,部分甚至未获任何收益。

资金分赃后,团伙通过 “快速销赃” 切断资产追溯路径:短时间内将车辆、房产低价转让至第三方(非关联主体),或拆解变卖,导致银行无法通过资产处置回收资金;同时团伙核心成员隐匿行踪,将偿债责任完全转移至 “背债人”。

关键提醒:根据《民法典》合同编 “合同相对性原则”,“背债人” 作为贷款合同签署方,需依法承担全额本金及利息偿还义务,非法团伙失联不影响金融机构主张债权。

此类行为已形成 “引流获客 - 资质造假 - 骗贷套取 - 资产转移 - 洗钱分赃” 的完整黑产链条,涉嫌违反《刑法》,所谓 “无需还款” 的承诺,实质是非法团伙转移风险的骗局,参与人员不仅面临信用破产,还可能承担刑事责任。

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企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投资有风险,需谨慎。

4694